乾清宫内:
“皇爷爷,今天这个宝贝有点特别,只能让皇爷爷一个人看!”
说着朱由校俏皮的看了看万历皇帝,转过脸去看了看四周的宫女和太监,然后又转过脸来一双小眼睛看这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轻笑了一下道:
“你个小混蛋啊!人不大心眼到挺多的。”
说完就对着床榻附近的那个中年太监到:
“李恩”
“臣在”
“你带着他们都出去吧!”
“遵旨”
领旨的李恩,除了魏忠贤外带着其他宫女太监快速的走了出去。
等到李恩他们出去小心把门关上后,万历皇帝看这朱由校道:
“拿出来吧!朕倒要看看你今天能拿出什么”绝世“宝物!”
万历皇帝刚说完,等了很久的魏忠贤马上上前把手里的精致小布袋恭谨的递给了万历皇帝。
接过布袋的万历皇帝接过布袋,带着满心好奇的解开了布袋口的小绳子。
当万历皇帝打开布袋,入眼的是半袋雪白细腻的东西,仔细观详了一会,这才带着疑惑的语气问道:
“这是盐?”
“皇爷爷,没错就是盐,雪花盐!”
“你个小混蛋,朕还以为什么“宝物”呢!就算是雪花盐皇城外也是很常见的。”
万历皇帝正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就被朱由校接话道:
“皇爷爷,雪花盐是很常见的东西,但是你知道孙儿是怎么得来的吗?”
“难道不成还是你造出来的?”
当万历皇帝反问后,朱由校没急着回答,而是跟魏忠贤对了下眼神,魏忠贤秒懂的向外走去,魏忠贤不到半刻钟就回来了,对朱由校点了点头。
被前世地球时空网络上各种野史和明朝小说洗礼的朱由校,实在太清楚在明朝皇宫内不管什么事,最慢第二天就能传满整个京城。
所以深知保密的重要性,好不夸张的说,朱由校除了他自己,谁也信不过,更别说万历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呢。
得到魏忠贤的答案后,朱由校才继续道:
“皇爷爷,就孙儿造出来的!”
“准确的说,是孙儿的100多个匠户造出来的。”
“皇爷爷,先等孙儿把话说完。”
“孙儿,之前来看皇爷爷的时候,有好几次孙儿都看到皇爷爷为奏章发愁。”
“孙儿就问魏伴伴皇爷爷为什么而发愁,魏伴伴给讲很多事情,后来孙儿才知道皇爷爷是在为大臣们问皇爷爷要钱而发愁!”
“然后孙儿就想帮帮皇爷爷,带着魏伴伴,悄悄的出了皇宫,逛了很多商铺,直到打听了几个贩盐的商铺,才知道盐在京城里是最赚钱的,特别是雪花盐,京城一斤雪花盐能卖到了5两纹银,而且还是供不应求!”
说了这里朱由校停顿了下,小心的看了看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笑了笑,捏了捏朱由校的鼻子道:
“私自出皇宫的事等会再找你算账,你现在继续往下说。”
“嘿嘿,孙儿回宫以后就去了皇爷爷赏给孙儿的南海子小工坊。”
“孙儿把所的匠户召集再一起,告诉他们谁能把雪花盐产量提高,就奖励一千两纹银和一百亩水田,然后....然后的事都是魏伴伴负责呢!”
说完后朱由校不好意的绕了绕头,看着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瞬间明白了什么,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
“臣在。”
“你给朕说说,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回禀陛下,皇太孙开出高额奖励后,匠户们都非常有干劲,通过5个多月的努力,一个叫刘老四的老匠户鼓捣出了一种能提高雪盐花产量的晒盐法。”
“哦!那多少粗盐能产一斤雪花盐?多少天能有产出?产量有多少?“
“回禀陛下,20斤粗盐就能产出雪花盐一斤,而且海盐也能用”
“陛下问的多少天能有产出,这个就不是非常准确了,只要阳光充足每一天都能有产出。”
“至于产量,只要粗盐足够,生产厂地足够大,一个月最低能产十万斤。”
“什么?能有这高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