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从华妃的宫里出来,再回到养心殿,此时年羹尧的折子已经送来了,上面写的也是为年富请功一事,皇帝得到卓子山叛乱已经平息的消息,是今日早朝。</p>
那是年羹尧送来的折子,华妃却从后半夜却已经开始准备好东西,那她又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呢?</p>
又或者说华妃得到的消息居然比他这个皇帝还要早,这令他感到极大的威胁。</p>
皇帝冷下脸来敲打了苏培盛一番,朝堂是朝堂,后宫是后宫,若两方串联起来,危及的是他这个皇帝。</p>
苏培盛知道皇帝的意思,老实本分的认了错,皇帝自知这不是他的错,本朝的太监不似前朝,权力没有前朝大,更是处处被提防,可他这个都太监却不能什么都不知道。</p>
主仆上下把戏这么一做,苏培盛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后宫的消息绝不能比前朝还要灵通,华妃那边的人也该动一动了,想起前段时间,时疫最先在翊坤宫流通,未必不是翊坤宫宫人在外行走的缘故。</p>
皇帝看着赵之垣送来的弹劾折子,心下明白这个戏是不得不做了。</p>
<span>皇帝</span>去将莞贵人叫来。</p>
甄嬛还不知道皇帝这是何意,便赶到了养心殿,皇帝将那封弹劾的折子给她瞧,她推拒不了这才打开一看,赵之垣居然弹劾父亲,说父亲不敬功臣,可她心里清楚,父亲虽然清高却从不是个不懂转圜的人,怎么会呢?</p>
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这才明白父亲没有如旁人一般跪迎年羹尧,这才被人弹劾,甄嬛为父亲辩解,却也明白,赵之垣是年羹尧举荐,此举未必不是年家授意,父亲这个亏是吃定了。</p>
皇上将此事告知她,心里未必没有安抚她的意思,只是她未曾料到,前朝后宫紧密相连,她在宫里让华妃不痛快,华妃便在宫外让父亲吃亏,但时局如此,皇帝都需忍耐,她便也只能认了。</p>
次日前朝便传来甄远道被贬为五品督查御史,消息传来时,眉庄和甄嬛正待在一处,听闻此事更是一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