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盛弘一副要大义灭亲的样子,连包拯都觉得有点寒心。</p>
在来盛家之前,包拯是稍稍打听过盛家的一些情况的。</p>
当然,如果他不想打听的话,有人也会让他知道的。</p>
所以,对盛家众人的性情,包拯还是有些了解的。其实,他最熟悉的就是盛弘了。</p>
没办法,谁叫盛弘是他的同僚呢?</p>
在包拯的印象中,盛弘是一个过于谨慎的官员,没什么长处,也没什么短处。</p>
至于海氏,除了她出身不凡,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她端庄大度,让盛弘很满意这个儿媳妇。</p>
可没想到,才刚刚听了包拯的几句话,盛弘就毫不犹豫地打算舍弃海氏。</p>
同时,包拯心里也在为自己没有选择直接派人传唤海氏到开封府而感到庆幸。</p>
因为,他已经可以预料到了,只要海氏上了公堂,不管她有没有错,盛家都不会容得下她了。</p>
包拯致力于为亡者伸冤,但并不意味着,他会无限度地偏袒弱者,一叶障目。</p>
在真相出现之前,任何人都是无辜的。</p>
包拯微微一笑,“盛大人,不必如此着急,本官此番前来,并不是想定府上二少夫人的罪……而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二少夫人协助。”</p>
没等盛弘回答,听到消息的盛老太太便赶了过来。</p>
她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除了她所宠爱的盛明兰,还有的就是王大娘子和海朝云这对婆媳。</p>
包拯还没来的时候,王大娘子和海氏,正跟盛明兰一起在寿安堂陪着老太太说笑。</p>
只不过,和其他两人的笑容比起来,王大娘子的笑容显得有些勉强。</p>
古代“孝”字大过天,就算王大娘子再不愿意,只要她的婆婆盛老太太一句话,王若弗就必须乖乖陪在老太太身边。</p>
包拯来盛家,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在盛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p>
因为盛明兰的事情,盛老太太有意无意地加强了对盛家的掌控。所以,在包拯一进盛家的时候,就有人把消息传到了盛老太太的耳中。</p>
盛老太太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对,所以就干脆带着明兰等人一起来了。</p>
可没想到,当盛老太太进来的时候,一向注重孝道的盛弘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向她请安行礼。而是将恶狠狠地目光投向了她身后的海氏。</p>
这是海氏第一次遇到公公的冷眼,她虽有些惊讶中带着害怕,但出于多年的淑女修养,还是让她保持了一副端庄娴静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