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宜嫁娶,今天的赵王府显得格外的热闹和喜庆。到处是红绸和红纸剪成的双喜字,连赵王府外的每一棵大树上都扎满了红绸。</p>
虽是黄昏,但赵王府却是格外的明亮。</p>
红锦毯一路从大门铺到正堂,府内的下人来来往往,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都在忙着招待被邀请来的宾客。</p>
府外车马井然有序,来的人无不是达官显贵,皇室宗亲,他们和马车和随身的侍从足足占满了一条街。</p>
附近的百姓也纷纷从家里出来,好奇地四处张望,连不少妇人都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家门口探头探脑,想一睹新郎官的风采。</p>
他们都知道这场婚礼是赵王为自己的世子迎娶世子妃举办的,赵王世子素来英俊潇洒,为人亲和,在中都的百姓中颇有声望。今天他要成婚,百姓想今天的世子一定比以往还要出众,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心里自然是痒痒的。</p>
有胆大的百姓,则悄悄聚到王府门前,他们听闻赵王府素来宽厚,今天又是府上世子的好日子,想来一定不会吝啬,说不定能拿不少喜糖。</p>
古代糖比盐贵,只有贵族阶级和富裕人家才舍得买糖,一般百姓除了逢年过节,都尝不到甜味。</p>
此时的完颜康一袭红袍,头戴玉冠,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出尘逸朗的脸庞显得更加容光焕发,他正站在门口迎客。</p>
来赴宴的宾客中,有未婚的姑娘,看到了之后,都红了脸,而那些家中有女儿的贵妇人则心生遗憾,要是完颜康是自己的女婿就好了。</p>
古代,婚礼又称“昏礼”,通常都是在傍晚举行的。大金虽是游牧民族,但入关已久,汉化程度日益加深,上层贵族的婚礼越来越趋向于汉人。</p>
这次完颜康和离朱的婚礼也是按照传统的“三书六礼”来的,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前四个环节,完颜康早早完成了,如今他只是把请期和亲迎的日子提前了。</p>
离朱今年只有十六岁,刚刚及笄,本来梅超风是舍不得女儿这么早出嫁的,她想至少要等到离朱十八岁以后,再嫁人。小小年纪就生儿育女,对身体也不好。</p>
无奈完颜康恳求,还说愿意先成婚后圆房,加上离朱自己也同意现在成婚,那梅超风自然也是按女儿的心意来。</p>
完颜康是赵王府的世子,离朱的父母虽在江湖上有一些名声,但还是一个平头百姓。</p>
所以,在举行婚礼之前,完颜洪烈有意在自己的母家选一位当离朱的义父,让离朱以完颜康表妹的身份嫁人赵王府,也算给她抬抬身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