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山山与叶鼎之重返有间书院,随之而来的,是纷至沓来的各种消息。北离乱了起来!
离开天启城整整一个月后,百里东君终于踏上了归途,回到了那座四季如春的雪月城。微风轻拂,带来了满城的花香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只为迎接他的归来。自那一刻起,百里东君立下了一个誓言:每隔三月,他便会背负长剑,踏上前往各国的旅程,探索未知的天地;而每当三月之期满,他又会准时返回雪月城,享受短暂的安宁与温馨。如此循环往复,年复一年,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变的律动。
三个月后,太安帝突然染上了风寒。闭朝一个月过去,非但未见好转,病情反而日益加重。太医院的名医们虽多次会诊,却始终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朝廷派遣使者四处寻访药王辛百草,然而时至今日,仍无任何音讯传来。
各王子之间的秘密会晤日益频繁,连太安帝远在四方的兄弟们——那些被分封于边陲之地的藩王们,也渐渐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开始暗中筹谋。
一年光阴匆匆流逝,雪月城的大弟子百里东君独自登上了前往东及海市府的船只。随着船桨轻拂水面,他渐渐远离了熟悉的海岸线,驶入了浩瀚无垠的离海,心中怀揣着对那传说中仙山的无限向往与探寻之志。
而在千里之外的天启城内,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空。八位王子各怀鬼胎,纷纷卷入这场残酷的夺嫡之战,后世史书将其记载为“八王之乱”。此时,病榻上的太安帝已无力回天,只能无力地躺在床上,双眼空洞地注视着窗外的混乱景象,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凉。
与此同时,一队身着黑衣、头戴斗笠的杀手悄然步入天启城。自那一刻起,天启的天空仿佛被一层血色的阴霾所笼罩。因党派之争而陷入危机的朝廷重臣们,接连遭到这些神秘刺客的毒手。整个天启城内,人心惶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恐惧与紧张。
琅琊王萧若风面对突如其来的杀手威胁,果断组建了天启城内卫司,以抵御这些来历不明的刺客。鉴于杀手多出自江湖,他精心挑选了四位同样出身江湖的高手担任统领:剑心冢心剑传人李心月,以其出神入化的剑术著称;百晓堂堂主姬若风,手持无极棍,智勇双全;唐门三十年来最杰出的弟子唐怜月,毒针暗器无一不精;还有那位自称来自雪月城的少年司空长风,其枪法却已臻天启之巅。四位统领各具特色,联手之下,杀手们的阴影虽一度笼罩天启,终未能长久,很快便销声匿迹。自此,李心月、姬若风、唐怜月与司空长风,四人也被称为“天启四守护”。
各地的藩王蠢蠢欲动,暗潮涌动之下,镇西侯府世子百里成风果断行动,率领两万精锐破风军,如疾风般席卷北离全境。一时间,四方皆静,那些跃跃欲试的心思也随之平息。
混乱稍息,太安帝的病情却急转直下,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六位皇子拼尽全力的一击虽给琅琊王与景玉王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然而,雷梦杀与叶啸鹰所率的虎贲郎及天启四守护最终突破重围,抵达平清殿前。待局势稍稳,五大监自殿内缓步而出,浊清高举手中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龙封卷轴,正欲宣读那决定帝国未来的皇位继承者。
但是琅琊王萧若风却一步向前,从浊清手中抢过了龙封卷轴,打开看了一眼后便将它高高举起,随后口传先帝遗诏,声音响彻天地。“传位,三皇子萧若瑾!”
对于萧若风的举动,五大监并未加以阻拦,待其宣布完毕后便悄然退入平清殿。真正令人震惊的,是那卷轴上赫然记载的名字——按理说,应当是九皇子萧若风,即琅琊王本人的名字才对!尽管景玉王与琅琊王同为胞兄弟,但在文韬武略方面,前者远逊于后者。虽然近三年来景玉王在民间声名渐显,可是在大部分朝臣心目中的看法却未改变。此时此刻,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转向了钦天监。作为龙封卷轴第二封的保管者,国师齐天尘沉默不语,这无声的态度似乎在默认这一令人匪夷所思的结果。
国丧之后,萧若瑾登基为帝。其兄萧若风则掌控军权,被尊称为北离大守护。自此,明德元年开启,这一年里风调雨顺,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说感谢亲开通的会员,加更已送到,请注意查收喔!!爱你们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亲们不要忘记点赞喔!还有打卡!感谢大家!!拜托了????????????????
作者有话说加更规则是:月会员加更一章、季会员加更两章、年会员加更七章;99金币加更一章;收藏满一千加更一章;鲜花满三千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