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陈宏把部里去协商他工作的事说了出来。
如果来了调令,别说只是去上大学了,就是去上断头台,赵繁也得去把工作干完再说。
毕竟已经离开了外交部,赵繁很谨慎,晚上他去彭书记的书房,特地询问了这件事的可行性。
得到对方的肯定之后,无奈也只能接受现实,想了一下接下来的安排,他突然想起妻子的安置问题。
“爷爷,能不能安排陈敏像我一样挂职上学,让她还出任我的秘书。”
陈敏已经有相应的工作经验了,她其实更适合挂职。
赵繁这么希望妻子跟随,除了保证她的身心健康之外,也考虑到了儿子这边。
小承宇还不到五岁,这个时候正是塑造性格的年纪,父母太早放手,不利于他的成长。
彭书记被这个问题搞得一头雾水,顺嘴就问道:“你这次出国只是去开会,也不会耽误很长时间,没必要把妻子带上吧?”
他这会还不知道赵繁还想着把儿子也带上,还像在驻守外国一样,去哪里出差,一家子就一起去,继续实行行万里路的教育计划。
赵繁苦笑地说道:“爷爷,上级把我调职到计划委员会的时候,难道还能预想到现在让我在那边保留职位吗?”
就他所知,一个部门兼任不同工作还是常态,可像他这样,兼任两个部门且工作内容完全不同的情况,还没听说过。
虽然大家都知道赵繁调职到计划委员会,最好的发展路线就是干出成绩,后面直升国务院,能不能进入最高领导层就得看运气。
可他在外交上的才华实在太突出,要是陈宏或者林鹏飞年纪很大了,彭家再有本事,估计也做不到把他调出来。
万一发生什么国际大事件,需要有能力的人出面,赵繁再调职回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可彭书记还是皱眉说道:“干工作还要带着妻子,影响多少有点不好,我只能试试。”
赵繁听对方几次只提到陈敏,他这才隐晦地提了对小承宇的教育安排。
彭书记有点无语,带着老婆还能说是为了照顾自己,大不了不让陈敏挂职,只专职照顾他,这样也能说得过去。
可他却连孩子都想带上。
几天后,陈敏才知道这件事,晚上夫妻生活结束,她就抱怨丈夫:“你怎么和爷爷说这样的事?奶奶看我的眼神都很戏谑,羞也羞死了。”
彭书记去协商了,等陈敏的安排下来才告诉妻子,孙女是廖青宁带大的,自然不避讳谈论这样的事。
不过廖青宁是知识分子,没有直说这件事,但打趣的目光还是很频繁的。
这会房事刚结束,赵繁很是舒爽,哪里在乎被妻子抱怨。
而且他觉得以目前别人对他的态度,让人议论几句反倒是好事。
他笑着安抚道:“没事,就让别人议论我离不开老婆和孩子吧。”
相比在工作上故意做出疏漏,生活上产生槽点可能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