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的后果陈宏承担不了,可他选择相信赵繁,最终他没有答应,而是选择了拖延。
苏大哥之前拿不定主意,这次会议也拖了好久,对方倒并不意外,毕竟大家都只是协商的代表,拿不定主意很正常。
再次坐在外交部的会议室里,赵繁给出了自己答应的理由。
“如今的国际局面最好是斗而不破,苏大哥既然想让我们购入他们的石油,那我们购入便是了,只是结算方式上,我们的工业品必须占据绝对的比例。”
对方提出这个条件,目的应该是破坏美元和欧元结算石油的计价体系。
这样一来,世界买家如果更多地买入苏大哥能源,那中东和漂亮国的能源就会卖得少。
当然,还有另一层用意,那就是破坏欧洲和华夏的同盟关系。
之前这两边随便被漂亮国和苏大哥欺负,这才联盟几年,它们的实力就隐隐超过了单个的老大和老二。
想对付它们其中一个,还得考虑另一边的态度,这就导致老大和老二这哥俩有点投鼠忌器。
至于华夏会不会答应这个事,苏大哥并不是很担心。
在外交谈判上,除非是万不得已,要不然很少会第一次拒绝,第二次还拒绝的。
如果华夏拒绝了这个条件,那这场战役就真的要打起来了。
到时候苏大哥可以把这件事宣传出去,只说华夏为了讨好欧洲佬,不得不打仗。
华夏几次战役能以下克上,完全是因为民族韧性,以及内部过于团结。
要是这个消息在人民内部发酵,华夏还能像以前那样众志成城吗?
答应这个条件,可以免于开战,自然是利好的,可会议里的人都知道,当下的华夏不能和欧洲产生分歧。
别人都知道两边联合起来才能有叫板的底气,华夏当然也知道,他们绝对不能被人分而破之。
陈宏迟疑地问道:“欧洲那边怎么交代?”
自从赵繁调职到计划委员会,眼前这个曾经的下属就只和自己差一个级别了。
也是这个人推动了欧盟成立,让华夏与欧盟绑定在一起,两边才能站在国际较高的地位,他应该比谁都更想保住两边的关系。
赵繁抛下了一个炸弹:“邀请欧盟入资我们的工厂。”
这个提议确实震惊了会议室,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甚至有人觉得赵繁是不是疯了,这样的提议都敢提出来?难道他也想去接受两年思想再教育的学习?
陈宏深吸了一口气才问道:“我们的工厂是国企,才把那些资本家踢出去,现在你又邀请外国的资金入驻,到底是怎么想的?”
赵繁知道这个意见现在不适合提出来,特别是统一意见发展方向还没正式结束的时候。
不过他很清楚,华夏总是要走这一步的。
原有的历史中,要到90年代才开始尝试,或者说是在苏大哥失败后,华夏不想重蹈覆辙,汲取了足够经验后才开始。
可那些经验他都知道,如今又阴差阳错调任计划委员会,操控方向的舵盘正好握在手里,为什么不能现在加速航行?
赵繁也不是想当然,而是现在的条件还是成熟的。
跟欧盟合作之后,国内就会有一大波资金,眼下还欠下一大堆廉价的能源订单。
如此一来,国内的经济就具备加速发展的基础了。
赵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领导,您就说邀请欧盟入资东北一带的工业,完成技术升级,然后把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卖给苏大哥,他们还会对我们有意见吗?”
这话不仅是对陈宏解释,现场的人听了都不再震惊,而是相互侧身讨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