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别人不会像阎埠贵那样在门口占便宜,但同住一个四合院,你敬我一尺,我肯定敬你一丈。
王桂香和赵德福把赵繁的东西都搬到家里之后,他从包里掏出了一些牛奶糖,让王桂香去院门口给大家发一发,也没几颗,甜甜嘴而已。
作为院里的一大爷,赵德福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有什么就留着自家吃,不能当得比之前易中海还差劲。
好在贾张氏被赶回了农村之后,院子的风气大转变,不仅赵家偶尔会请大家吃个糖或者发点瓜子之类的,其他家也是如此,现在四合院的风气跟21世纪的农村挺像的。
等王桂香离开之后,赵繁就问厂里三班倒是什么时候实行的?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赵德福告诉赵繁,8月份就开始了,现在已经实行了4个月,为了让工人们保持体力,厂里的肉食供应还挺充足的,福利物资也很到位。
刚开始不少人还担心这种机制也就是一时半刻,就像粮食指标一样,升了降,降了升。
最近没升也没降,但也不到之前的最高指标,男的26斤,女的只有21斤,这个标准不包括像赵德福这样在厂里出大力气的工种,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城市户口指标。
这个标准能吃的多好不至于,但也不会饿着就是了。
赵德福就问起赵繁的粮食指标怎么样?外交部到底是保密性比较强的单位,家里给儿子写的信,几乎只关心他的身体情况,别的也不好多写。
这段时间各种意外事件,赵繁顾不上去食堂吃饭,基本上都是和领导在会议室扒拉几口。
可能是看着太瘦了,林鹏飞还让后勤部门给赵繁送了不少罐头,让他早晚多吃一点,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是顾不上。
连工资都是回家之前才去领的,因为忙着收拾东西,还没来得及看,于是他把单据拿出来看了一下。
“粮食标准没有变,不过之前那5斤粮票是额外补贴的,现在算正式标准,我之前都没有领过,直接扣给了食堂,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在会议室吃饭。”
赵德福一听就知道儿子肯定又像他去探望的时候一样,一大早就被叫走,到三更半夜才能回来。
他有点心疼说道:“我还想着三班倒,上夜班辛苦,对比你的工作,在工厂上班还算轻松的。”
外人不清楚,都很羡慕赵繁在外交部风光无限,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孩子忙起来根本没有周天,连饭都来不及吃,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赵繁上辈子是95后,出生就开始享受国家强大的福利,他也是穿越过后才感受到这个时期的国家有多么的困难。
好歹是穿越一场,自然是想尽力让国家尽快强大起来,争取让赵德福他们赶上最好的时代。
辛不辛苦的赵繁倒是不觉得,可能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有意义吧,反正比他进行环球旅行的时候要开心很多。
父子俩正说着话,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赵繁的名字,等他答应一声,就见有些稍微发福的何雨柱走了进来。
赵繁一见他就打趣道:“柱子哥这日子过得不错啊,要是走在路上,我怕是不敢上去认人呢。”
已经有不少人打趣过何雨柱胖了,还被领导找去谈过话,可在这件事上他真的很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