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单位之前,赵繁就确定自己回不到商业团,这不仅因为他提交的那个建交想法,还与接下来的商业团安排有很大关系。
亚洲能进行粮食置换的国家已经去过了,欧洲也访问过了几个国家,后面再去,遇到的问题应该大致相同,团里按照之前的案例处理就行。
赵繁之前就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想法,要是上面的领导还看不出他有机智,国家后面也不会发展得让全世界瞠目结舌的地步。
原本以为自己的工作调动很大概率会去陈宏部长的访问团,甚至可能直接被调遣到苏大哥那边支援。
没想到人事部却通知他去找林鹏飞报到,自己以后就暂时担任秘书一职,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
赵繁是以翻译的身份进入外交部,他擅长的是外语和画画,两辈子都没干过文秘工作,这调动是认真的吗?
因为要交接工作,赵繁先回到了冯向阳的商业团,等事情交代得差不多了,前领导冯向阳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对于这样的调动,人家开门见山就问道:“是不是感到迷茫?你是干翻译的,是不是疑惑上级怎么把你调职去做文秘工作了?”
既然决定以后要走问心无愧的路子,赵繁说话也不像之前那样有所保留了。
“是啊,我擅长的是外语,或者还有一门画画的手艺,让我去干秘书的工作,是不是有点扬短避长了?”
也不是说干不了,而是让不擅长的人去干,这不是事倍功半了吗?而且本人也会觉得憋屈,实在不利于长期的职业发展。
冯向阳却笑着摇头:“只是让你任职秘书一职,不是让你干秘书的工作,好好跟着林副部长学习,你以后肯定能有自己的团队。”
虽然语气略带开玩笑的意味,可话里的内容却没半点开玩笑,眼前这个少年可能是要被重点培养了。
虽然赵繁不再跟自己干了,到底还算自己的人,冯向阳就提点一下他日后的走向。
按照冯向阳的猜测,赵繁被培养出来,肯定要自己带团队出国,现在他年龄和资历都不够,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要充当林鹏飞,甚至是陈宏的幕僚,为人家出谋划策。
这两个人是外交部的绝对掌权者,也就是说,赵繁的计策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外交部的决策。
虽然冯向阳满脸笑容,很为赵繁的光明前途高兴,可知道历史发展的赵繁却觉得这个工作不好干。
这个时期的外交部,不仅要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华夏还处于弱势地位,稍有不慎还可能会拖累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还不是最难的,国内的形式才是最严峻的。
还有六年多就要进入斗争时期,现在执行偏左的政策,十年期间倒是没什么问题,可十年之后就被清算,会被打成左派。
偏右的政策也不行,因为十年期间,赵繁怕是自己小命都不保,虽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但能活,能好好地活着,谁又不愿意呢?
赵繁也算是练出来了,即便心里苦哈哈,面上也半点不露,只是保证一定会好好工作。
冯向阳和赵繁相处了这么久,即便他现在已经带上了不动声色的铠甲,之前还是暴露过的。
所以冯向阳还是嘱咐赵繁几句:“去了林副部长那里,可不能像在我这里一样,说话说一半,那样很容易得罪人,上级对你的印象也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