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就不一样了,夫妻俩都有工作,而且何雨柱还是厨师。
现在是比较困难,没有什么人办酒席,但灾害过去之后,肯定有很多人结婚过寿,到时候人家不仅有厂里的固定工资,还有很多外快。
而且何雨柱还可以从酒席里带很多吃的回来,可以预见何家在吃喝上,肯定是院里最好的。
家里也没什么事,赵繁就去中院凑热闹,大家看到他回来都纷纷打招呼。
“我们的大外交官回家了。”
“最近有没有出国啊?”
赵繁都很礼貌地回答了别人的询问,然后立刻把话题转移到了在地上哭天抹泪的贾大妈身上。
他好奇地问阎埠贵道:“我听我妈说王主任已经来处理过了,怎么贾大妈还在这里哭闹啊?”
学校虽然开学了,但因为粮食供应还没有恢复,所以周末两天是放假的,院子里的男性除了学生和孩子之外,就只有阎埠贵这个老师在这里看热闹。
听到赵繁和自己搭话,阎埠贵当然不会拒绝回答,他无奈地摇头解释道:“心里不舒服呗,不过也没事,她不敢闹太凶,要不然其他人心里不舒服,肯定会去找王主任举报。”
想到易中海和贾家的关系,阎埠贵又补充道:“估计也就闹个一两次,你一大爷肯定会做思想工作,不然总是有人去向王主任举报,院子里的形象也不好。”
易中海非常在意四合院的形象,他又是贾东旭的师傅和中院的大爷。
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让贾大妈闹太多次,不管是给粮食还是给什么承诺安抚,怎么也不会让贾大妈在院子里撒泼打滚了。
其实也不仅是贾大妈对樊春香找到工作心里不舒服,院里的每户人家心里也不太舒服,除了赵家,毕竟他们家也是双职工。
看到赵繁,阎埠贵心思一动,然后低声问他道:“外交部最近有没有招人的意向?”
赵繁哪里不知道阎埠贵的心思,他肯定是想让自己的大儿子阎解成去外交部上班。
大家同在一个初中上学,又住在一个院子里,阎解成是什么情况,赵繁心里很清楚,别说是英语了,就是俄语他都没学明白。
能力上也不如后院的刘光奇,至少人家俄语对答挺流畅的,而且赵繁所知道的情况,院子里的这些同辈,一个符合外交部的招聘标准都没有。
既然不可能,赵繁也不愿意给人希望,他摇头对阎埠贵说道:“我那一次就招了5个人,这才过去多久啊,一时半会儿肯定没有招人的意向,而且就算招人,解成哥也不符合条件啊。”
阎埠贵当然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成色,他不是想让阎解成像赵繁这样去当翻译,而是想像樊春香那样进入后勤,即便只有18块钱和23斤的粮食指标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