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古佛瘫在地上,已是痴了。
药师王佛与大日如来,面如死灰,只顾着念经。
便是孙悟空杨戬哪吒三人,此刻也是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们虽不惧事,可眼前这桩事,已远远超出了他们能应对的范畴。
就在这万马齐喑,人人自危的当口,那三生镜中的景象,却又有了新的变化。
那镜中,东皇太一的怒火还未平息。
“兄长,依我之见,什么天道定数,都是虚言!这鸿蒙紫气,既然道祖不公,那便凭我等自家本事去取!”
他一双金色的眸子里,燃着熊熊烈火,“那红云,不过一散修,何德何能,配得上这成圣之基?我等这便去寻他,与他论道一番!他若识相,交出紫气,便罢了。若是不识相......”
他话未说完,但那其中的杀意,已是透镜而出,让南天门外的众仙都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妖师鲲鹏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却并未言语。
帝俊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太一言之有理。”
伏羲在一旁看着他们,只是摇头叹息,却也并未多言。
他知晓,这几位的性子,一旦动了这念头,便不是他三言两语能劝得住的。
他将手中河图轻轻一转,那其中衍化的无穷天机便遮掩了他面上所有的神情。
他微微摇头,对着帝俊与太一遥遥稽首,言语之间,已带了几分疏离。
“道不同,不相为谋。贫道与舍妹尚有要事,就不在此处多做叨扰了。二位陛下,鲲鹏道友,就此别过。”
他说完,也不待帝俊等人回应,便转身朝着另一处走去。那里,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正静静地立着,她周身道韵浑然天成,手中托着一枚红绣球,双眸之中,似有造化生灭之景。
此人,正是日后的人族圣母,女娲。
女娲见自家兄长走来,并未多言,只是对着他微微颔首。
兄妹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那其中蕴含的讯息,非外人所能洞悉。
随后,便见他们身形一晃,化作两道流光,径直离开了这紫霄宫前的混沌地界,不知去向了。
南天门外的众仙官瞧着这一幕,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
这伏羲大神,当真是个明白人。
不愧是后世人皇之祖。
他深知那成圣之基乃是天道定数,更是烫手的山芋,非福缘深厚者不可沾染。
帝俊太一等人此刻被贪念与嫉妒蒙蔽了心智,已然走上了歧路,他自是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早早地便抽身离去。
这份果决与清醒,就不是寻常大能所能有的。
再看那妖族几位,见伏羲离去,却也并未放在心上。
那东皇太一更是朝着伏羲兄妹离去的方向,不屑地冷哼了一声:“哼,那伏羲,素来便是个瞻前顾后的性子!仗着自己有些推演天机的本事,便处处趋吉避凶,不肯沾染半分因果。”
“这般畏首畏尾,如何能成大事?他倒是撇得干净!”
帝俊抬手,止住了太一的抱怨,他的面色虽同样阴沉,但眼神之中,却比太一多了几分深邃的算计。
“太一,莫要这般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强求不得。”
“伏羲道友有他自己的道,与我等的道,终究是走不到一处去。”
“他既不愿掺和,由他去便是,于我等而言,反倒少了个掣肘之人,未尝不是好事。”
妖师鲲鹏在一旁垂首低眉,闻言后,用那阴沉的嗓音附和道:“陛下圣明。伏羲道友与女娲娘娘兄妹情深,如今女娲娘娘已得圣位,他自然不愿再节外生枝。”
“我等的前路,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