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面最窄的鼓子楼等地段,两个防御阵地之间,还开辟了垫着碎石的平整道路,架起了高高的瞭望台。十几个堡垒群头尾相接,就像给鸭绿江这条长龙穿上了盔甲一般雄奇壮观。
李鸿章从望远镜中俯瞰到了这一幕壮美的场景,脸上堆积的皱纹舒展开来,由衷叹道:“如此伟力,何愁国家不兴?”
载湉倚栏远眺,摆手道:“中堂可别高兴得太早,战争终究还是人的问题。参谋长请继续说。”
“是。”巴雅尔垂首道,“这三个月以来,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丢城失地。总参谋部对撤退下来的入朝伤兵,做了检验分析,发现中弹位置多在身后,有的在肩,有的在腰,十分混乱,说明他们应该是在慌乱的逃窜当中受到攻击。”
“阵亡士兵平均中弹3发,说明敌军应该采取了全营统一瞄准射击的战术,而非传统的单兵散射,我们需要做出防备。同时也说明日军的射击水平并不算十分精良。”
“前期我们从伤兵身上取出来的子/弹,都是统一的福田步/枪38毫米铅弹。后期突然出现了一部分x56毫米r步/枪弹,正是英国的李恩菲里德步/枪所配——英国人有可能在幕后支持日本。”
“伤兵身上的创伤有两种主要来源,一是步/枪命中,二是刺刀劈砍,很少看到爆炸造成的残肢现象——敌人并没有装备多少重武器,火/炮实力远不如我们。”
“军医还对日军士兵的尸体进行了解剖,发现他们的上肢肌肉很发达,应该是精于武术和刺刀劈砍的武士,单兵体能可能要远强于我们。后续作战一定要避免短兵相接,尽量用武器击毙敌人。”
一语既毕,四周参与过平壤、安州保卫战的将领们都惊呆了。
毅军提督宋庆一拍脑袋,大呼道:“嘿,真他妈神了!后生仔,你叫什么名字?”
“咳。”李鸿章不悦地看了他一眼,“博大人是新军参谋长,不可放肆。”
宋庆赶紧低头,嘿嘿一笑。
清廷兵制混乱,他们这些淮军、湘军、毅军、铭军,有一半都是地方上的财政养着的,名义上服从皇帝,其实跟各地总督的私兵无异。
光绪初到前线的时候设这劳什子“总参谋部”,没一个人服他指挥。就连李鸿章说话,都比他管用多了。
结果朝鲜战场上,大家各自为政,被日本人好生地教育了一回。将领们本身已有悔意。
随着京盛铁路的完工,北京城的物资又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来。皇帝并没有饿着他们,粮草、弹/药、被服甚至稀缺的医疗资源,但凡有嫡系部队一口吃的,就有他们地方部队一口吃的。
众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皇帝在军中的话语权这才陡然上升。
如今他们又看了这恢弘的防御工事,听了参谋部详尽的分析,终于觉得中/央还是有中/央的牛/逼之处,换了他们这地方武装,谁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修起这么大的工程、汇集这么多的信息。
既然皇帝身边有人懂军事,又肯出钱出力,干嘛放着大腿不抱呢?众人心悦诚服地喊了吾皇万岁。
终于赶在日军兵锋到来前把这些地方军队捏成了一个拳头,载湉亦是松了口气,私下由衷地向李鸿章道:“多谢大人。”
如果不是李鸿章带头引荐,想要收服这群兵油子,还要再花上几倍的时间。
“皇上言重了,老臣岂敢。此地不宜久留,不如让臣护送您回盛京行宫。”李鸿章拱手道。
“啊,现在就回?”载湉轻咳一声,“这……大战在即,很多士兵可能就要埋骨此地了。朕想再跟他们待一会。”
李鸿章不由十分动容。光绪从北上那日起,就没有在盛京行宫里享受奢侈生活,而是冒着被日本人行刺的风险四处巡察,经常出入阵地壕沟,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监督训练施工,跟着士兵同吃同住。
凭心而论,光绪个人的文武资质平平,但是这股体贴下属的精神实在是太难得了!
李鸿章十分感动,劝道:“您已经做得够好了,还是要以圣驾安危为重啊。”
“知道了知道了。中堂先回奉天,朕最多晚一个时辰就动身。”载湉十分坚持。
李鸿章只得应了,边走边想,啊,翁同龢那个白痴就是命好啊,这样的好苗子也让他赶上了。结果到了营门口一抬头,猛然撞见载澍带着一队御前侍卫打猎归来。
人人左手一只獐,右手一只兔,肩上还用草绳串着两瓶从猎户手上买来的枸杞酒。守门的侍卫不知中堂大人就在身后,还兴高采烈地说:“王爷回来了,皇上等您好久了!”
李鸿章:……
他深吸口气,把那点子感动憋了回去,瞬间体会到翁同龢也不容易啊。
作者有话要说:嘤,久等了。我真的没有摸鱼,只是卡……
一者派系林立,政出多门。淮军、湘军、毅军、朝鲜军,五花八门,每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往往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生怕损了自己人马,长了他人势力。
阅读珍妃强国攻略(重生)最新章节峡*谷\小\说*网xia\gu。^o^r^g